你可曾这样想过,面试,要是能够像在学校考试一样,老师画个范围,我事先准备准备就好了?可惜,世界上的单位千千万万,没有一部书能够针对那些单位而给出面试的全部标准答案。但是,毕竟面试官有一些最关心的基本问题。对这些问题,我们还是可以有所准备的。
你会开车吗?
一个朋友去应聘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室主任一职。在面试的过程中,面试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:“你会开车吗?”这是一个在面试中可能会出现的很一般的问题。
“我有驾驶执照,但是没有开过。”朋友回答。(注意:这种回答可能带来考官的追问)。
“哦,那是为什么?你家里有车吗?”(果然追问了!)
“有。”
“那你怎么不会开车呢?”
“那是我爱人单位给他配的车。我觉得,用公车去练,有点不太合适,给人家撞了、刮了怎么办?所以,我拿到车本之后三年都没有摸过车。”朋友这样回答。
考官们相视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。他们又问了一些其他有关工作经历方面的问题。最后,他们中的一位说:“如果我们决定录用你,你什么时候可以来上班?”面试就这样结束了。
大家来想想,如果换成你去应聘这个职位,而律师事务所又有汽车,对你来说会开车似乎是一个必备的基本技能,对吧?现在,你没有这个技能,应该被减分,对吧?这个技能,看上去在办公室主任这个位置上很重要,而你被减了分,条件差了,不应该被录取,对吧?但是,我的这位朋友却被录取了,为什么?
面试考查的仅仅是能力吗?
我认为,就是那句“用公车去练,有点不太合适”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!
面试时,老板们究竟在考查什么?是在考查你的知识吗?是,但不是全部。是考查你的技术吗?是,但不是全部。是考查你的能力吗?是,但不是全部。是考查你的素质吗?是,但不是全部……面试真正考查的、每一场面试都必定考查的、经理们从心里第一个要了解的,是你的人品!
这位朋友能够在拿到驾照后三年的时间内,不用自己家人天天开的公车去练车,说明她公私分明、不爱占小便宜、正直、善良、品质好。录取一个员工,在品质的评价上,这“分数”已经足够了!
现在,请告诉我:面对我刚才提出的问题“你会开车吗”,你的回答是什么呢?其实,要想进入职场,成为一个职业人士,就一定要在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学习中修炼自己。像不占公家便宜这种素质,可以说是职业人士的一个重要品质。你的基本品质好,就可以在任何面试中自然呈现出来!这样,你就可以在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!
记住,职场面试的很多问题,没有标准答案,也没有非此即彼的像学校考试那样的唯一答案。经理们在面试的时候向你提出的多数问题都是为了探究一个问题—你,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